安全管理如何正確處理十大關系?
日期:2016-04-05 / 人氣:
提到安全管理工作很多基層安全人就會想到大量的、具體的、需要日復一日進行的基礎性工作,筆者作為基層安全管理的一員,有自己的經驗談,那么,做好安全管理工作,該如何處理好十大關系?
1、如何平衡硬件投入與軟件管理的關系?
硬件投入最理想的狀態是要有一個先進的工藝流程,先進的設備以及完善的防護系統,良好的作業環境及必備的個人勞動保護用品。安全軟件主要包括管理制度、人員素質、信息、安全活動等內容。
安全工作硬件的投入需要耗費較多的資金,但可靠,見效快。軟件的投入耗費的資金少,收效不直接,但在硬件投入不足的時候,軟件卻能起到積極的作用。如何平衡好軟硬件的配置,就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去尋找一個最佳的平衡點。
2、如何協調嚴格管理與“以人為本”關系?
嚴格管理就是執行制度和處理違章行為時要硬嚴格,對違章行為,要認真分析,查明原因,嚴格執行處罰標準,使違章者徹底吸取教訓。要以人為本,進行人性化管理要關心職工,愛護職工,把嚴格要求和關心職工結合起來,不斷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,引導職工統一思想、形成合力,全身心投入安全生產工作。
嚴格管理和“以人為本”有機的結合起來,才能使安全管理發揮最佳效果。
3、如何處理經常性與突擊性工作關系?
經常性工作作為大量的、具體的、需要日復一日進行的基礎性工作,做起來費時費力,缺乏轟動效應,因而容易麻痹松懈,時緊時松。但由于它是日常性、經常性的基礎工作,因而抓起來就比較困難,如教育培訓、隱患排查治理等。而突擊性工作的任務急,影響大,見效快,領導比較重視,群眾比較理解。例如,每年組織開展的安全生產月活動,往往會取得可喜效果。
突擊性工作作為一個階段的重點,當然要全力以赴抓好,但經常性工作事關安全生產的基礎和根本,更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的。它是一種時時、處處、事事都要做好的工作,需要鍥而不舍,一以貫之的努力。
4、如何抓好無形工作與有形工作的關系?
無形工作是指安全教育、安全培訓,吸取事故教訓、班前會等等,這些工作不便 于量化考核,落實起來比較難。而有形的工作比如制度建設、干部抓三違指標等等都是看得見,摸得著的,便于用統計數字表達的工 作落實起來則相對容易些。
有形工作與無形工作,兩者是辯證的統一,有形要靠無形支撐,無形要靠有形來體現。因而,抓有形工作,要著眼于無形建設,抓無形工作,要注意通過 有形的東西反映。在一定意義上說,抓無形的工作更為重要。
5、如何落實隱患檢查與整改關系?
每次組織各類安全檢查,很容易發現的各類問題隱患,但檢查結束后,隱患依然在那里存在。
解決問題比發現問題更重要,發現隱患后,要做到責任、措施、資金、時限“四落實”,實行隱患排查治理閉合管理。
6、如何明確齊抓共管與分工負責的關系?
安全生產工作強調齊抓共管,但齊抓共管是建立在分工負責的基礎之上,如果分工不明,大家都管,遇到難題就相互推諉,很難落實。
對于大家都要管的工作,首先要明確由哪個部門來牽頭和負責,在此基礎上,各部門各司其職,分工協作,這樣才能形成合力,抓好落實。
7、如何具體化指導性工作和指令性工作的關系?
指導性一般指上級僅提出原則性要求,下級可以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靈活掌握的工作。指令性工作,是指上級提出的帶命令性質的要求,下級必須無條件完成的工作。由于指令性工作任務和要求都很具體,干不好不行,因而領導的重視程度就高,抓落實的力度大,落實起來就容易。
指導性工作要落實好尤其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,善于把上級指示與本單位實際結合起來,使其具體化,而要做到這一點、就更加不容易。但正因為有難度,有時更顯得重要。
8、如何規劃當前與長遠工作的關系?
長遠工作一般都是基礎性、根本性的工作,如安全技術措施工程、安全新技術的運用等,短時間內不易見效,需要下一番苦功夫,一鼓勁地抓下去。
在安全生產中,我們在干好當前的同時,更要著眼長遠,克服急功近利情緒,重基礎,重長遠,推進安全生產的各項工作有效,扎實地落實。
9、如何解決新問題與老問題的關系?
新問題剛剛發現,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和重視,因而解決和落實起來就比較容易。老問題存在的時間較長,人們已經看慣了,要解決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困難,在此情況下,落實起來就要費一番功夫。
新問題、老問題的存在,都直接威脅著安全生產,我們要把老問題當成新問題去解決,要把新問題當成馬上要辦的事去解決。要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去解決安全生產中存在的所有問題,為安全生產創造一個良好環境。
10、如何處理事故責任人與建立防范機制的關系?
一些企業 每當發生各類事故,首先重視對責任人處罰,但沒有認真地按照“四不放過”原則吸取事故教訓,事態平息了,安全生產狀況仍然“濤聲依舊”。
處理事故責任人的目的是吸取教訓,是為了避免事故再次發生。如果沒有認真全面分析事故的原因,查找漏洞和短板,干部職工沒有受到教育,沒有建立長效的防范措施,僅靠處理幾個人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。
1、如何平衡硬件投入與軟件管理的關系?
硬件投入最理想的狀態是要有一個先進的工藝流程,先進的設備以及完善的防護系統,良好的作業環境及必備的個人勞動保護用品。安全軟件主要包括管理制度、人員素質、信息、安全活動等內容。
安全工作硬件的投入需要耗費較多的資金,但可靠,見效快。軟件的投入耗費的資金少,收效不直接,但在硬件投入不足的時候,軟件卻能起到積極的作用。如何平衡好軟硬件的配置,就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去尋找一個最佳的平衡點。
2、如何協調嚴格管理與“以人為本”關系?
嚴格管理就是執行制度和處理違章行為時要硬嚴格,對違章行為,要認真分析,查明原因,嚴格執行處罰標準,使違章者徹底吸取教訓。要以人為本,進行人性化管理要關心職工,愛護職工,把嚴格要求和關心職工結合起來,不斷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,引導職工統一思想、形成合力,全身心投入安全生產工作。
嚴格管理和“以人為本”有機的結合起來,才能使安全管理發揮最佳效果。
3、如何處理經常性與突擊性工作關系?
經常性工作作為大量的、具體的、需要日復一日進行的基礎性工作,做起來費時費力,缺乏轟動效應,因而容易麻痹松懈,時緊時松。但由于它是日常性、經常性的基礎工作,因而抓起來就比較困難,如教育培訓、隱患排查治理等。而突擊性工作的任務急,影響大,見效快,領導比較重視,群眾比較理解。例如,每年組織開展的安全生產月活動,往往會取得可喜效果。
突擊性工作作為一個階段的重點,當然要全力以赴抓好,但經常性工作事關安全生產的基礎和根本,更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的。它是一種時時、處處、事事都要做好的工作,需要鍥而不舍,一以貫之的努力。
4、如何抓好無形工作與有形工作的關系?
無形工作是指安全教育、安全培訓,吸取事故教訓、班前會等等,這些工作不便 于量化考核,落實起來比較難。而有形的工作比如制度建設、干部抓三違指標等等都是看得見,摸得著的,便于用統計數字表達的工 作落實起來則相對容易些。
有形工作與無形工作,兩者是辯證的統一,有形要靠無形支撐,無形要靠有形來體現。因而,抓有形工作,要著眼于無形建設,抓無形工作,要注意通過 有形的東西反映。在一定意義上說,抓無形的工作更為重要。
5、如何落實隱患檢查與整改關系?
每次組織各類安全檢查,很容易發現的各類問題隱患,但檢查結束后,隱患依然在那里存在。
解決問題比發現問題更重要,發現隱患后,要做到責任、措施、資金、時限“四落實”,實行隱患排查治理閉合管理。
6、如何明確齊抓共管與分工負責的關系?
安全生產工作強調齊抓共管,但齊抓共管是建立在分工負責的基礎之上,如果分工不明,大家都管,遇到難題就相互推諉,很難落實。
對于大家都要管的工作,首先要明確由哪個部門來牽頭和負責,在此基礎上,各部門各司其職,分工協作,這樣才能形成合力,抓好落實。
7、如何具體化指導性工作和指令性工作的關系?
指導性一般指上級僅提出原則性要求,下級可以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靈活掌握的工作。指令性工作,是指上級提出的帶命令性質的要求,下級必須無條件完成的工作。由于指令性工作任務和要求都很具體,干不好不行,因而領導的重視程度就高,抓落實的力度大,落實起來就容易。
指導性工作要落實好尤其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,善于把上級指示與本單位實際結合起來,使其具體化,而要做到這一點、就更加不容易。但正因為有難度,有時更顯得重要。
8、如何規劃當前與長遠工作的關系?
長遠工作一般都是基礎性、根本性的工作,如安全技術措施工程、安全新技術的運用等,短時間內不易見效,需要下一番苦功夫,一鼓勁地抓下去。
在安全生產中,我們在干好當前的同時,更要著眼長遠,克服急功近利情緒,重基礎,重長遠,推進安全生產的各項工作有效,扎實地落實。
9、如何解決新問題與老問題的關系?
新問題剛剛發現,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和重視,因而解決和落實起來就比較容易。老問題存在的時間較長,人們已經看慣了,要解決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困難,在此情況下,落實起來就要費一番功夫。
新問題、老問題的存在,都直接威脅著安全生產,我們要把老問題當成新問題去解決,要把新問題當成馬上要辦的事去解決。要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去解決安全生產中存在的所有問題,為安全生產創造一個良好環境。
10、如何處理事故責任人與建立防范機制的關系?
一些企業 每當發生各類事故,首先重視對責任人處罰,但沒有認真地按照“四不放過”原則吸取事故教訓,事態平息了,安全生產狀況仍然“濤聲依舊”。
處理事故責任人的目的是吸取教訓,是為了避免事故再次發生。如果沒有認真全面分析事故的原因,查找漏洞和短板,干部職工沒有受到教育,沒有建立長效的防范措施,僅靠處理幾個人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。
編輯:上海皓圖
上一篇:沒有了 下一篇:HSE管理體系